马踏飞燕,是中国古代的一座城市标志,是指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秦始皇陵附近的一座建筑。整个马踏飞燕石雕长约200厘米,宽约45厘米,高约60厘米,重约600公斤。在陪葬品中,发现了这组石雕,由此揭开了秦始皇陵的一角。马踏飞燕的发现,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,并被认为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珍品之一。如今,马踏飞燕已成为了西安市的重要标志之一,也是中国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。
马踏飞燕,是中国古代的一座城市标志,是指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秦始皇陵附近的一座建筑。它是秦始皇陵园内的陪葬墓,是秦始皇陵的组成部分之一。
马踏飞燕的名称源于它上部的一组石雕,这组石雕描绘了一匹马踏在两只飞燕上面的场景。它是由秦代的工匠精心雕刻而成,造型逼真,技艺精湛。整个马踏飞燕石雕长约200厘米,宽约45厘米,高约60厘米,重约600公斤。
马踏飞燕石雕的发现,是在1974年秦始皇陵兵马俑考古发掘中。当时,考古人员在兵马俑一号坑的东南角附近发现了一个小型墓葬,里面埋有一具陪葬者的尸体。在陪葬品中,发现了这组石雕,由此揭开了秦始皇陵的一角。
马踏飞燕的发现,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,并被认为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珍品之一。它展示了秦代人对马的喜爱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,也展示了古代人对生命和力量的追求。如今,马踏飞燕已成为了西安市的重要标志之一,也是中国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。